畫麵中,62歲的紀光偉正做著直播,在與網友進行醫療常識互動的一起,也通過事例和“寶典”提示晚年朋友不要在保健品方麵花冤枉錢。
最近,網上這段2分50秒時長的《科普網紅紀光偉》視頻,在青山區居民的朋友圈中走紅。
新媒體時代,這位做了38年健康科普的退休醫師也緊跟潮流測驗新的傳達方法。盡管現已從武鋼二醫院退休,但這份從1984年就開端從事的健康科普作業,紀光偉仍然堅持著。“我一向記住一位老前輩說的話:一天做一台手術,能夠解救365個家庭,但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卻或許影響、解救不計其數個家庭。”

紀光偉正在編撰科普文章。
病房裏的5位新媽媽
催生他健康科普想法
病房裏6位剛出產不久的媽媽,竟有5人得了乳腺炎。紀光偉說,他開端做健康科普的想法,是38年前在這個病房裏萌發的。
1984年,剛參與作業1年的紀光偉被分配到外科辦理6張病床,新媽媽們的這一共性問題,引起了紀光偉的重視。
“其實乳腺炎是能夠防備的,但那個時代許多婦女沒有這方麵的常識。我其時就考慮,能不能把產後護理的一些常識傳達給咱們呢?”針對這一現象,紀光偉編撰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和年青媽媽談談乳腺炎》於1984年刊登在《武鋼工人報》上。
積年累月的寫作、講座,紀光偉具有了一個以晚年人為中心的“粉絲群”。武鋼二醫院還成立了走進社區的紀光偉健康宣揚小分隊。紀光偉從前的搭檔、武鋼二醫院鋼州門診部主任黃英說:“小分隊進社區展開科普宣揚時,居民們隻需聽說是紀醫師來了,都很活躍。”
2020年,紀光偉的作品《紀光偉大夫談健康:送給爸媽的健康書》出書,這本書取得了湖北省優異科普作品獎、武漢市十佳科普作品獎等獎項。近些年,重視晚年人的科普需求成為紀光偉科普作業的重心之一,晚年人亂買保健品的問題他尤為重視。
常常有白叟拿著各類保健品找他幫助看看,紀光偉一開端也不理解,許多所謂的保健品一看便是哄人的假貨,但仍是有不少晚年人毫不勉強上當受騙。推銷者終究用什麽方法給白叟洗腦?這其間又隱含著怎樣的套路?
紀光偉決議深化“虎穴”,一探終究。
化裝聽課
摸清保健品出售套路
紀光偉親曆了一場“天上掉雞蛋”的活動。
一次,紀光偉在自家小區門口看到有人擺攤,隻需留下電話和名字就能免費取得一本《家庭保健》雜誌和幾個雞蛋。
《家庭保健》由湖北省衛生廳主管,紀光偉常常給他們投稿,他聯絡雜誌社後了解到,雜誌社並沒有展開這樣的線下活動。“顯著是借著他人的名號哄人,我偏要去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把戲。”所以,紀光偉留下了自己的電話。
幾天後,紀光偉接到電話,電話那頭一個年青人約請他去聽一場講座。
紀光偉抵達坐落一個居民樓裏的講座地址時,房間裏已有二三十位白叟。講座完畢時,組織者敞開房間裏的一扇門,裏邊滿是各類產品,但不是保健品。參會人員能夠用很低的價格購買房間裏的產品。不購買的話能夠交20元保證金,表達對該組織的誠心,下次活動時交還。
紀光偉交了20元,沒有帶走什麽東西。
幾天後,紀光偉再次接到約請電話,這次講座設在一個高級賓館。
會場氣氛“空前火熱”:台上的人拿著話筒大聲叫喊,台下的白叟們應聲高呼。這樣的局麵紀光偉仍是第一次見到。講課完畢,推銷人員拿出了要賣的保健品,圍住一位位白叟,“這套路實在是太深了,一來就發雞蛋,出售人員一聲聲爸爸、媽媽,喊得或許比這些白叟們的親生子女都親近”。
紀光偉說,這家公司其實是通過三個環節在挑選方針人群,每個環節都樂意花錢的白叟便是他們的“中心客戶”。

紀光偉(左二)與搭檔們進社區宣揚健康科普常識(材料相片)。 受訪者供圖
主張子女們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爸爸媽媽
“說起來怕你們不信,我媽也從前熱心那些資質不全的保健品。”紀光偉敘述了一段把母親拉出“騙局”的閱曆。
紀光偉說,適當一段時間,自己的母親也曾是一名假保健品的癡迷者,隔三岔五就會帶一堆“寶物”回家。“我在家給我媽重複科普,但她仍是喜愛去參與這些推銷活動。”紀光偉想出一個方法:白叟每次出門,身上隻帶20元錢,“就算上騙局也僅僅小錢”。
不曾料到,有一次,帶了20元錢出門的紀媽媽,仍是拎著一大堆醫治便秘的保健品回了家。“本來,推銷的人親自幫我媽把保健品送回了家,我媽在家給他們付了1700元。”紀光偉說,除了保健品,對方還送了一大堆贈品。
其間一個贈品是一隻一般杯子,在這家公司的網站上,這隻杯子居然標價1000多元,逐個檢查其他贈品,總價值居然超越3000元。“除了這1700元的保健品,還能得到3000多元的贈品,全國哪有這樣的功德?”
賬這麽一算,紀媽媽也覺得兒子的剖析有道理,再遇上相似的作業也開端留心。
家住青山的李先生對紀光偉的點評是“幹事很專業,處理作業的方法也很妥當”。李先生的父親曾是紀光偉服務過的一名患者,李先生說:“我爸曾經就愛買保健品,咱們說了好屢次他都不聽。”
白叟是一名患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平常活動需求運用助行器。住院期間,這位白叟通過電視了解到一種能夠手到病除的“奇特保健品”,他打電話給廠家,對方先寄來了一個收音機和一堆材料。被這些材料洗腦後,要求家人買這款一個階段一萬多元的保健品。
李先生求助紀光偉,紀光偉通過重複做作業說服了白叟。沒想到,白叟拋棄購買後,商家開端電話“轟炸”,紀光偉知道後,自動幫患者與對方理論,“你再敢打電話過來,我就報警。在我的科室,不允許這些假保健品進來”。
紀光偉說,白叟們愛亂買保健品其實是一個雜亂的問題。除了愛占小便宜、獵奇測驗的心態外,白叟對自己健康狀況的焦慮以及兒女們對白叟的關愛不行是問題的要害。“年歲越大,人們對健康就越焦慮,有些人體變老的問題或許會給白叟帶來苦楚,通過醫療手法僅能部分緩解。”紀光偉說,親情缺位也把白叟麵向了保健品商場,“有些白叟很孑立,參與這些推銷活動,能夠知道朋友,還會被人熱心對待,能得到心思上的安慰,所以子女們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爸爸媽媽”。

紀光偉出書的部分作品。
鏈 接
看清這些保健品套路
包治百病?假的
多年前,紀光偉曾發現某保健品聲稱能夠醫治301種疾病。通過查詢,他發現這類誇張、虛偽宣揚的保健品廣告許多。
紀光偉舉例:青黴素隻要一個功用,便是消炎醫治,沒有其他的功用,現在青黴素仍然在臨床上發揮著重要的效果。世上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包治百病,保健品就更沒有這樣的功用了。
天上掉餡餅?假的
紀光偉發現許多保健品往往通過買二送一,買三送二的方法招引顧客,這是使用人們愛占小便宜的心思。不要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撞見了大便宜,說不定你就進了對方的騙局,成了上騙局的冤大頭。
患者出鏡做廣告?假的
在一些廣告中,往往有患者拿著身份證,標記取家庭住址,以自己的親自體會宣揚效果,給人十分實在的感覺。
紀光偉曾遇到實在的事例,一晚期直腸癌的患者現已確診一年多了,假如不是形成了腸梗阻,她還不樂意來治病。紀光偉問詢後了解到,這位患者輕信了假保健品,她還給這款保健品做了廣告。在宣揚冊上,白叟謊報自己吃這款保健品治好了病。後來,白叟的兒子說出了實情,之所認為保健品公司做代言,是為了取得5000元的優惠。
打“黑科技”旗幟?假的
許多假保健品打著“納米技術”“基因工程”“航天工程”等幌子,使用咱們對科學常識的一知半解,到達行騙的意圖。
紀光偉曾在一張報紙上看見一個“我國生命基因工程科學研究院”推出的廣告,通過查詢,發現底子沒有這樣一個組織。
文/記者覃柳瑋 通訊員孫振東
圖/通訊員羅偉駿
本文由大法小廉網发布,不代表大法小廉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5cfsb.0uaep.com/1h9n7g/906.html